五台山黛螺顶简介
黛螺顶(山西省忻州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)简介如下:
黛螺顶,是五台山历史悠久,闻名遐迩,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。黛螺顶,始名青峰,寺宇初名佛顶庵,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,曾名大螺顶,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,一直沿续。历史上依次名为青峰顶、佛顶庵、大螺顶、黛螺顶。
明释镇澄所作《清凉山志》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历史史籍,它全面记述了五台山的自然地理、景物特点、寺庙沿革、僧尼传略、圣地特产乃至神话传说和僧俗人等对五台山名胜古迹的诗词歌赋,特别是对五台山的佛教活动、僧俗交往、文化交流的记载,是我们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依据,具有权威性。
黛螺顶的特色景点
1、天王殿
该寺天王殿一做二用,既是寺院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大殿,又是该寺的山门,故也称山门殿。该殿坐东向西,面宽三间,单檐硬山顶,殿内塑有四大天王。天王殿两侧有钟鼓。
2、旃檀殿
进入寺门,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,匾额上写着旃檀殿,此殿外观两层,二层匾额“调御大夫”,内为一室,周边有回廊,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,手结说法印,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。
3、文殊殿
旃檀殿后的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顶的主殿。此殿面宽16.5米,进深11米,单檐歇山顶,四出廊,无斗拱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黛螺顶
五台山黛螺顶海拔多少米高
其海拔508米。
五台山黛螺顶是1991年由台湾高雄宏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款50万元人民币修建的,海拔508米,净宽2.2米,全部用五台山的青石铺制而成,共有1080级台阶。
每当夏天山上树木葱茏,从下到上好象一个盘旋而上的墨绿的大海螺,而海螺又是佛教中的法器,这就意味着黛螺顶这座寺院是佛家所赐。